或写作𩠰,如龙一足,是传统装饰纹样,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,作为器具纹饰时,夔纹多为平面图,夔的头部向左或向右,有一条腿、一只角、一把张开来的口和一条卷起来的尾巴。商朝的夔多为单独纹样,周代的夔则多为二方连续纹样。也有记载说是舜的二臣名,分别指乐官和谏官。另有夔魖,虚耗鬼。与山海经牛型夔不同。《白泽图》有精怪夔,如鼓一足。《抱朴子》中的晖,如鼓赤色,一足。《山海经》𩳁,一足一手。几种怪发音也都很接近,虽然形状有差异,可能该字或读音就是指山中的精怪。
元明清瓷器纹路产生变化,没有独足特点。明朝时期这夔龙纹双足象鼻卷草尾,更像藏传摩竭的形象。清朝形象如人头长颈,卷云身,长刺,双尾。
夔谓蚿曰:‘吾以一足趻踔而行,予无如矣!
夔,一足,踸踔而行。
孟康曰:木石之怪曰夔,如龙有角,人面。
夔,卽魖也。<卽鉉作神。疑神是。鬼部曰。魖、耗鬼也。神魖、謂鬼之神者也。甘泉賦曰。捎夔魖而抶獝狂。東京賦曰。殘夔魖與象。皆夔魖連文可證。國語。木石之怪夔罔兩。韋注。或云夔一足。越人謂之山繅。或作𤢖。富陽有之。人面猴身。能言。廣韵曰。山魈出汀州。獨足鬼也。神魖、謂山繅之尤靈異者。若大荒東經云。有獸狀如牛。蒼身而無角。一足。出入水則必風雨。其光如日月。其聲如雷。名曰夔。黃帝得其皮爲。聲聞五百里。此獸也。非鬼也。薛注二京合而一之。恐非是。>如龍。一足。从夊。<孟康曰。夔神如龍。有角。人面。薛綜曰。木石之怪。如龍有角。按从夊者、象其一足。>象有角手人面之形。<云如龍、則有角可知。故丌象有角。又止巳象其似人手。頁象其似人面。渠追切。十五部。古假歸作夔。樂緯云。昔歸典協律。卽夔典樂也。地理志歸子國。卽夔子國也。>